时光流年,一载又去。已是耄耄之年的他,仍是一片老臣心。2011年底,当我再一次联系采访滕亦昌时,我被告知,藤老已经抱憾离世。乍一听,我怔住了许久,我想:倘若藤老在天有灵,数年之后的港珠澳大桥建起时,应该也是他的快慰吧,我相信一定会有这种冥冥神谕!
伶仃洋大桥就这样夭折了。事实上造成伶仃洋大桥夭折的原因很多,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道得明。民间指是珠海一厢情愿、自作多情营造的一个漩涡;媒体称是香港本身内部有争议,澳门强烈反对所致;学者说是工程欠缺一个由高层、多方组成的组织协调机构;专家说是珠江口太敏感复杂,总体规划长期以来缺乏物理模型试验,在项目的实施时依据不足;官方说是由于受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关系的变化因素影响,过去对该桥将来的客货运作用及经济可行性的预测过于乐观……
经年累月,日子就像筛糠一样,一天天地过去。
“昨天所有的荣誉,已变成遥远的回忆,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,今夜重又走入风雨,心若在梦就在,只不过是从头再来……”
一首《从头再来》仿佛就是珠海伶仃洋大桥的最好诠释。
伶仃洋大桥的浮沉和窘迫令人扼腕长叹,它的命运之殇,在岁岁年年的演进中寂然成尘,最终沦为旧事。与此同时,另一个跨越珠江口海域,连接香港、澳门、珠海的超级工程在一片呼唤和争议声中闪亮登台……
这,就是港珠澳大桥!
港珠澳大桥
- 未完待续 -
曾平标,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,广东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,文学创作专业副高职称。发表和出版各类文学作品400万字。著有长篇报告文学《魂铸京九》《激情与梦想》《远山的诱惑》《党旗作证》等4部,报告文学集《再出发》《山神》《门神》《逐梦飞扬》等8部,中短篇小说集《祭梦》,散文集《那年那月》《生死树》等3部。其中报告文学《热恋红土地》、小说《官地》、散文《绿叶对根的情谊》等10余篇作品在全国、省市获奖。
责任编辑/张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