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秋雨做客长垣君子文化高层论坛 君子之乡话君子

作者:bosi   发布时间:2018-12-25 14:09    来源:网络整理
  

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想

12月1日下午,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来到“君子之乡”长垣县,做客长垣君子文化高层论坛,为1000余名文化爱好者讲述君子之道。  

余秋雨做客长垣君子文化高层论坛 君子之乡话君子

 “文化,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,最终沉淀为集体人格。”余秋雨从“文化是什么”的问题切入,得出了“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”的结论。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,是君子之道;君子之道,为解释中华文化找到了一把最好的“钥匙”。 

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最终遗存,就是“做个君子”。春秋时期卫国的上大夫蘧伯玉,因为人贤德而闻名于诸侯,是孔子尊敬和称颂的君子,被历代尊奉为“君子典范”。余秋雨认为,作为蘧伯玉的故里,长垣是名副其实的“君子故里”,是君子之道的起源地。  

余秋雨做客长垣君子文化高层论坛 君子之乡话君子

君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?余秋雨总结为五点:  

怀德,是君子的内在品质。“德”是成人之美、与人为善。蘧伯玉在“德”方面对孔子的影响很大。蘧伯玉曾提出“耻独为君子”的思想,孔子说“与君子交,则如沐春风,如见润玉”就是从这里得出来的。  

坦荡荡,是君子的外在形态。君子无忧无惧,是为国家为他人;而小人常戚戚,整天琢磨人,讲谋术,总以为危险潜伏在四周。小人一生都会非常苦恼。  

中庸,这是君子的思维方式。“中”是取中间值,“庸”是取平常态。中庸是“致德”,反对一切极端主义。孔子曾赞蘧伯玉“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则仕;邦无道,则可卷而怀之。”这就是中庸思想。  

有礼,是君子的社会交际规范。礼是什么?余秋雨认为,礼是人之根本,是用强制和半强制的方法,使社会成员接受一种有序的行为方式。不一定要学古人的礼,但一定要有自己设定的礼。 知耻,是君子的最后“阀门”。有很多学者说西方是罪感文化,中国是耻感文化。余秋雨认为,要警惕把不该羞耻的当作羞耻。孔子提出“不耻下问”,这是对“君子知耻”的一个补充。  

直到明朝时期,王阳明做了新时代的“君子宣言”,对儒家的君子理论进行了更新。他提出“心外无理”“致良知”“知行合一”等,从而得出“君子是有良知的行动者”的结论。  

此外,余秋雨认为,蘧伯玉的思想,不仅是儒家的源头,也是道家的源头。蘧伯玉提出的“弗治之治”等思想都对道家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在蘧伯玉身上,可以看出儒、道的互补。



上一篇:第二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
下一篇:长三角地区(含山)制冷空调产业高层论坛举行

声明:凡本网作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中国乐活网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中国乐活网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,如果有转载文章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与本站联系。


责任编辑:bosi